分类目录归档:未分类

作为长者在网络上行走

 

之前我一直用joojen这个id在网络上行走,合适早期互联网人经常喜欢用的,特别还经常用国外的应用,没法完全用中文,即便是中文,也得用英文字母。

后来我用“小周”这个名头,发现也不行了,毕竟年纪越来越大,总是这样叫也有不妥,直到有一天,在肯德基陪孩子吃东西,有人喊我叔叔,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我已经是个长辈。

于是我开始该用“老周”“兜兜爸”这样的字眼在网络江湖上行走。

由于我的朋友圈阅读者中有比我年纪还长的,还有我的领导门,叫我老周好像又不太合适,毕竟前面加一个老字,除了彰显年纪稍长意外,在有些地方甚至是一种对于年长者的尊称。

考虑到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我启用了“兜兜爸”这个平行时空中的另一个人设。第一次分裂出这种人格是在还是兜兜同学上学之后,班级群里都是某某爸爸、某某妈妈,原来你的真实姓名、你的ID在那一刻、那个时空中一点也不重要。

你是谁的爸爸,你是谁的妈妈才是最具有识别性的,也是维系关系的唯一称谓。

后来我发现在网络上用这个名字行走江湖还有个好处,不仅意味着是成年人,还是一个孩子的父亲,意味着身后还有家庭,在以前全是匿名的网络大背景下,这简直可以说是一股清流,让人倍加信任感。被人不用再去猜,你说的话是否有其他的邪恶想法,你这个人是不是个下三滥等等,一个名字就可以大小很多顾虑。

情绪稳定

 

兜兜同学即将迎来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从这个月开始,进入魔鬼复习状态,每天作业量猛涨,这也导致家庭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发达,经常能刷到很多家庭有小朋友后,家庭关系会因为孩子的作业问题进入极为敏感的状态,甚至导致家长的血压升高等各种疾病状况,而孩子也在咆哮式教育环境下病态成长。

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后,会增进家庭的情感,你想想,一个小生命来到一个家庭中,那得是多么万千宠爱于一身啊,加上孩子的可爱,各种不同的状态会让大人眼前一亮,给家庭制造很多惊喜时刻。

但是有人说,母子情深的截止到一年级上册。

前两年,短视频平台上到处充斥着这种咆哮式家长、和流眼泪的孩子。但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一两年这种状况好像改变了,并不是现实生活中家长都不再咆哮了、孩子不再流泪了。你看到的更多的是“情绪稳定”这样的正向词汇。

是啊如果视频平台上都是在宣扬咆哮式家长和委屈巴巴流泪写作业的孩子,是这个家庭病了,也是这个社会病了。虽然现实生活中可能依然充斥着这种负面的案例,但是不应该被广为流传,甚至是示范作用。

更应该提倡的是“情绪稳定”,这也是我这两年新学到的,之前辅导祖业,同样会被逼疯,血压升高、嗓门放大。但明明知道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但是作为成年人,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相比较而言,我到是从兜兜身上学到了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之前说的钝感力,孩子在这方面比我们做的好,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情绪的切换,这是成年人很难做到的。即便受到了来自最亲的人的猛烈攻击,依然要学着努力向上,往好的方面想。

最近这一年,我不断告诉自己,作为一个中年人,应该做到随和、情绪稳定。教育的最高级的方式是身体力行,一个家庭都能情绪稳定,我想,生长出来的孩子同样内心无比宽广,能容下更多的可能。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前两天刚看到的一句话,“成年人的教养,在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暴露无遗”,是啊,很多人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吃完饭,马上去看书,写作业,干这个,干那个。美其名曰,为孩子好。

成年人都知道,熬夜不好,按时睡觉好,几个做到了。成年人都知道看书好,刷短视频玩游戏不好,谁做到了。

只不过成年人没有直接的强制条件约束,完全靠自己自觉。而孩子却不得不屈从于父母的威严,甚至于棍棒加身。

如果成年人,想象一下,你的父母要求你下班后抓紧做饭,吃完饭,抓紧干家务,抓紧读书、学习考证,或者去加班工作,不允许玩游戏玩手机看电视,否则家法伺候,有几人能受得了。

既然成年人都无法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振振有词地,以“为你好”这个高帽子要求孩子做到呢。

其实,开头的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意识,成年人利用自己身为父母的威严,可以讲自己的所思所想肆无忌惮地加在孩子身上,而这种没有顾忌、没有约束,完全靠自己的修养来决定哪些该加在孩子身上,哪些不该加给孩子。

无论是社会还是大学,都没有这个课程可以学,也没有现成的教程可以参考。所以就成了父母们的自由发挥。

可悲的是,大部分时候,就像前面说到的,成年人自己都做不到的,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得去做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才行。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没有反抗父母的资本,只能迫于威严去尽力做,即便棍棒加身也不能改变什么,于是眼泪常伴左右。

都说孩子青春期叛逆,我想,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孩子有更多的资源,有自己的思想,有更多的能力可以反抗父母的决定,而父母觉得自己的话不再像圣旨一样得到孩子的无条件执行,就认为是叛逆了。

孩子反抗的做法多半是为了反抗而反抗,为了向父母证明自己不再是一个牵线木偶,是由自己思想的,独立的人。

如果遇到不明是非的父母,很多孩子可能会选择离开这个家,这可能是他们不得不去做的决定,也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很小的孩子,当然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屈从于父母的威严,因为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部,他们无法想象离开这个家是什么另一个世界,那回事天都塌了的境遇。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而言,离开这个不如意的家,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可以活的更加自由、惬意。社会新闻上,这样的例子还少么。而成年父母可能永远也不会清楚,这可能只是他们当初的一念之差,种出的因果。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内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依然是按照中国传统思想一脉相承下来的,西方的思想更加强调个人,即便是一个刚出身的人,社会也会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公民来对待,即便是自己的亲人、父母,也不能凌驾于这个独立公民之上。

#随记

兜兜同学的假期开始了

 

兜兜同学的暑假正式开始了,兜妈给她报了心心念念的暑假室内篮球班,花费不低,在孩子的教育上,兜妈从来不手软,买个拖鞋走要左挑右选,用上各种优惠券,孩子各种辅导班,几千大洋眼睛都不眨,所谓对孩子多宠溺,对自己就有多狠。

昨晚我们聊了一下孩子的情况,兜妈说,对比自己的童年教育,不成功,现在把孩子养的也不太成功,这大概是舍得下血本的根源,以前自己没机会学的,只要孩子愿意,砸锅卖铁也得安排上,主打一个问心无愧。

其实我有一点是不赞同的,最近刚完成期末,一年一度朋友圈各种晒奖状和成绩的活动又开始了,这是典型的制造焦虑。即便现在的教育体系已经奔着鼓励式教育迈进了一大截,希望和国际接轨,但是还是有不小的距离,至少朋友圈晒奖状这个事情就还没接轨上。我倒认为,兜兜同学发展的挺好,未来可期。

首先,作为最重要的,就是三观很正,做人诚实,尽管谨小慎微经常怕挨打被骂,但是对父母和老师不撒谎,这是作为极为优秀的品质。有些孩子从小被教育的是,八面玲珑,被认为聪明、灵活,确实我并不赞同。虽然现在的社会上,职场上,这样的人确实会占用一定 的优势,但是我仍然认为,做人的基本良性品质更为重要。

其次,积极向上,乐观,即便学习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依然没有被打垮,没有放弃,虽然在追逐优秀的道路上非常吃力,但还是能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是很多人都不具有的品质。我经常鼓励他不擅长的学科,告诉他,其实小学上的内容很简单,没有必要惧怕,会想你去考上个年级的试卷,肯定轻松拿捏,他也深以为然。不少学生现在在课外活在在家开启强化辅导模式,甚至上校外的课程辅导班,这样确实在考试的时候能获得更好的表现。但我都兜妈都认为这种过度内耗,甚至让孩子过度开发的学习模式并不是好事。我们都经历过中考、高考,接受过高等教育,更加明白学习是个长期主义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又不得不为了中考,高考提前布局,不得不去内卷。

说实话,在这种环境下,确实需要定力。

我始终认为,小学生的童年,快乐大过一切,而繁重的学习任务会将这一切华为泡影,成年后回想自己的童年,都是各种学习,这对于一个人来说,简直是一个灾难。对一个人的性格塑造,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都非常不利。

再者,热爱运动经常让我陪他去打球,各种球类运动都行,只要是运动的,都喜欢。都说热爱运动的人,性格都不差。踢坏了两个足球了,最近梅雨天没法打篮球,让我陪他去打羽毛球。最近,在篮球上的兴趣更大,痴迷于练习三步篮,经常打球热的脸蛋绯红,像刚从高原回来,别的孩子都回家了,依然意犹未尽,目前已经发掘了好几处联系打球的好地方。

对于兜兜同学的童年生活,我和兜妈的共识是,保持童年的快乐放在第一位,所以,兜兜同学心心念念的篮球班,即便价格不菲,还是给他报上,每年的旅游还是得安排上,不出去看看世界,不足以构建世界观。

几件小事乱了心神

 

这两天,生活和工作中几件小事情,搞得心里堵得慌。

突然让我回想起前几年的艰难岁月,心理上感觉已经有了应激障碍,每每遇到这种类似的事情,情绪行难以抑制的烦躁。

我本以为这两年的休整和自我调节,已经完全拜托那种状态,现在想来,只是出发条件这两年从我的身边离开了,而我自身其实并没有痊愈。

现在想来甚至一点后怕,如果当初没有及时切断和当初环境的联系,我会变成什么样。同时也说明了,内心的自我修炼是多么难的事情。

这几年国学推崇王阳明,很多人都在想从王阳明的理论中想习得一两个技巧,不说成为那么伟大的人,但也希望能有所悟。

不过,可惜的是,大部分人没有王阳明那般坎坷丰富的经历,龙场悟道也不是坐在那边就悟出来了。
没有多年的官场、沙场的丰富经历,没有办法悟出那么深刻的道理,也不可能格物致知。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并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即便某一个点,也不太可能达到。

平凡如我,经常还是被琐事纠缠,心魔难除。
想要获得片刻的平静,已经实属难得,也只能说明修炼的路还很长。这两天看的一本书,其实我们对于以往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理解可能都有误解。以此年龄段来要求自己对号入座,也着实为难了,圣人犹如此,更不要说普通人了。

写下来是修炼身心的一种方法,也是我自己经常用的方法,只不过有些文字不太适合公开,它只属于我自己,写过之后,它的使命就已经完成,对于别人,对于以后的自己,都不再有太大的用处。

之前经常说记录 的意义,其实应该更深一层,写下来。学生时期喜欢用纸笔写,现在用键盘写。
写出来,也是一种情绪的出口,可以